西部知青论坛西部知青论坛知青家园浙江知青 → 绰号趣谈


  共有601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

主题:绰号趣谈
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古朱
  1楼 个性首页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
等级:版主 贴子:670 积分:998 威望:0 精华:0 注册:2005/10/29 21:27:00
绰号趣谈  发贴心情 Post By:2021/12/1 17:19:47

浙江知青网诞生前,我在老三届网站玩,也搅得风生水起有点知名度。后来浙江知青网成立,落实知青返城政策,我调回原籍到浙江知青网玩,渐渐地脱离了老三届。 老三届网站现在还在,还是与我们共用一个服务器的网站,如今状况也是今不如昔,靠着几个铁杆网友支撑共度时艰。 想当初那时的老三届号称是知青网站的黄埔军校,好几个地方的知青网站,骨干网友都曾经在《老三届》里混过。那时热闹的还有个西部知青网,里面开设了知青家园,全国各地无论东西南北都在那儿落脚开设窗口,浙江知青也有,现在还在。各地栏目互相串联,曾几何时也办的热火朝天。里面活跃的版主和网友,好多都是老三届过来的。随着各地知青网站设立,这地方玩儿的人少了起来,现在更是门庭冷落车马稀了。 前几天查资料,偶然发现我还保存着一条老三届时别人的跟帖,很出意外。跟帖作者余一,姓金,江苏人,老三届网站六周年网庆时在广州我们见过面。也是个酒鬼,喝过几次酒,相谈甚欢。 跟帖的内容是为拙作《绰号趣谈》做了些补充,我的《绰号趣谈》写得风趣幽默,成了一时的热帖。跟帖的很多,可能那时觉得这条跟帖有意思,就把它保留了下来。现在看到觉得出了一身冷汗,放到现在可能属于大逆不道了。给它搬过来:“奇文共欣赏,疑义相与析”: 过去替人取绰号或听人取绰号,大约有以下几个法则: 一、按照原名,偷工减料:如“张仁封”,减掉左半边,绰号为“长二寸”;如“王保孺”,第一字去掉上面一横,第二字去左,第三字去右,绰号为“土呆子”;如“冯鹰”的绰号为“马鸟”。又比如有同学姓Xi,叫他刁得一。本人姓金,把“金”字下面的一横移开,绰号“余一”。 二、按照外貌:如胖子称“八戒”、近视眼称“二饼”、个子不高称“大郎”、臀部丰满者称“磨盘”、到了二十五岁还没长胡子的称“公公”等等。 三、按照性格:如喜欢管人的女人称“拿摩温”、满口豪言壮语的吝啬鬼称“病大虫”(《水浒》人物)、抓住别人一点小毛病死钉住不放的称“沙威先生”(《悲惨世界》的人物)、强词夺理永不言败的称“墨索里尼”(出自“墨索里尼,总是有理”)等等。 四、按照笑话:某君在一次会议上发言,误将“造诣”说成了“造纸”,得一绰号“造纸厂厂长”,简称“厂长”;某君干农活伤了腰,贫下中农以“童子尿”为其疗伤,得一绰号“骚腰子”;某君插队后连续数年水土不服,满脸红斑,得一绰号“红麻子”等等。 五、按照习性:某君脏话不离嘴,开口必带脏字,得绰号“肛门”;某君身强力壮却心眼奇小,有诗曰“肌肉挤得心胸窄,堂堂八尺可怜虫”,以此得绰号“八尺虫”等等。 还有其他法则,一时想不起那么多了。 有点意思,不知道上海剧作家沙叶新笔名少十斤是否是从这里偷的拳头?哈哈!

支持(0中立(0反对(0回到顶部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古朱
  2楼 个性首页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
等级:版主 贴子:670 积分:998 威望:0 精华:0 注册:2005/10/29 21:27:00
  发贴心情 Post By:2021/12/1 17:25:01

附: 绰号趣谈 读书时都爱取绰号,不过不像现在的网名那样形形色色无奇不有,只不过拿些生理特征、姓名谐音开些小玩笑而已。比如大头,哪个学校甚至每个班都有。“大头大头,下雨不愁,人家有伞,我有大头”,随着《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》的热播,这首我们小时候的儿歌已传遍了祖国的千家万户。下乡到宁夏后,各校的大头都集中到一块儿来了,为了区分,一般冠以落户生产队的队名,比如有红星大头、北全大头、胜利大头等等等等。但我们农场就不一样,我们把大头译成俄语“拔力绶叶·隔拉伐”以示区分。 以后又为了照顾占总人数一半的学英语的同学的发音困难,又把他译回汉语:“大脑袋”。看了《红岩》《江姐》,又把他四川化了,叫大脑壳。说到大脑壳,耳畔就会想起《江姐》里那四川方言唱的“茄子开花像灯笼,你们发财我们穷;銅盆那个烂了分量在耶,我们人穷哦人穷那个志不穷!”,这是当时我们最爱唱的歌。 三小队有人绰号叫根号2,一直以为是形容她长得矮矮胖胖,样子像个数学上的根号2(试了半天,也无法打出这个符号√2)。一问才知道这是说那个女生身高只有根号2高,也就是1.414m。 也是在三小队,有个女生个子很高,样子也算漂亮,就是略为丰满了点。可三队的男生偏引用一篇语文课文说她“臃肿的像个何首乌”,于是就叫她何首乌,以后干脆就像中药材一样就叫她首乌。那时有个类似于现在脑筋急转弯的问题:“首乌姓啥”,有人会脱口而出“姓何”,引起哄堂大笑,其实她姓金。 六小队的队长个子矮矮的,戴付高度近视眼镜,又学当地老农用一块墨绿色的头巾包着头,活像个童话里的狼外婆,这理所当然成了她的外号。六小队的人很尊重他们的队长,只管叫她外婆。其他队的就不愿意了,你们叫后半截,前面的我们来叫吧――不知老狼斑斑的大名是否也是这样产生的。 六小队有人绰号叫锅子,很好理解,那人姓吕,肯定从铝字引申过去的。但另一人叫脚盆,让人费解,问了才知道,这是甲苯的谐音,是形容此人脾气暴躁,易发火。 有个朋友长得很瘦,从小学就被人叫做猢狲,一直到高中毕业将这绰号带到了青年队。青年队里的人嫌这个绰号不雅,而且是南方方言,不利于与贫下中农相结合,遂将他更名为孙悟空。不管他本人同不同意,在以后的日子里,凡是孙悟空所拥有的一切称号,都成了这位仁兄的外号,高兴时叫声齐天大圣,不顺心时就叫他泼猴。有段时间他调去饲养房干活,于是就给他定名为弼马温,简称老弼。他有个要好朋友外号乌龟,因此老弼也就变成了老鳖。 青年队里每间宿舍住三个人,与老弼同住的有个姓吴的单名,受老弼牵连就叫了悟能,人们还喜欢叫他的全称猪悟能。同理可证,剩下那位肯定是沙悟净了,可惜这个外号没叫响,马上被其他外号取代了。 那时通行贴革命对联,老弼的书法还可以,他洋洋得意的书了一联贴在门外:“金猴奋起千钧棒,玉宇澄清万里埃”。过了几天不知是谁用粉笔在他门口又写了一联:“庙小妖风大,池浅王八多”。老弼住第三排顶头一间,上工、进食堂都要路过,每当看见这两条针锋相对的对联,总会忍俊不禁笑出声来。 人们发现了牛痘,消灭了天花。因天花而引起的麻子,在我们这个年纪已很少了,青年队里就没有,其他公社倒有两位。有次造反派组织培训,两位麻子都到了,那时杭州最大的轻纺企业叫浙江麻纺厂,于是我们分别称呼这两位为三八麻纺厂和八一麻纺厂。八一麻纺厂名梦龙,到了农场大家叫他麻龙,他的毛笔字写的很好,特别写的蝇头小楷,真像是印出来的。他号称给书法泰斗张宗祥先生磨过墨扶过纸,但也有人说他是吹牛。三八麻纺厂名亚玲,她不明白农场的人经常错叫成广林,不止一次地向人解释:“我叫亚玲,亚洲的亚,斜王旁的玲”,但是还有人会叫她广林。估计后来肯定是知道为什么叫她广林,农场的人都是坏坏的。 时间相隔的太久了,许多有趣的事已淡忘了。记得青年队里有次最佳绰号评选,我只记得有个集体奖给了三位女高中毕业生。她们住一个宿舍,窗纸糊的歪歪斜斜,不知是谁说了一声:“这三个人年龄加起来快六七十岁了,连个窗纸都糊不像样”。就这样,六七十岁就成了她们的集体外号。有个长绰号叫“由你说说过的嘞”,取这绰号的原因是这人成功地将这句杭州话的口头禅翻译成宁夏话,不过喊时一定要学他那样拿腔拿调一字不漏才行。 青年队里取绰号,用到了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、化学、物理等知识,几乎把我们所学到的知识都应用到了。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位宁夏大学的教授,在听完了我们述说怎样利用铁路管理上的漏洞,逃票回杭的事,沉默了半晌后说的一句话:“可惜你们的聪明才智,没有机会用到正道上去”。 2005.5

支持(0中立(0反对(0回到顶部